EXHIBITIONS

奈良原一高 追思紀念展 「消逝的時間」

日期: 2020年2月29日 – 4月4日
地點: Taka Ishii Gallery Photography / Film

Taka Ishii Gallery Photography / Film將於2月29日(六)至4月4日(六)期間,舉行奈良原一高追思紀念展「消逝的時間」。奈良原一高(1931-2020)於1956年推出成績亮眼的處女作《人類的土地》之後,以極具詩意的「個人紀實」表現手法,開啟了日本攝影史的新時代。奈良原曾提及,「就我自身而言,攝影總是由未來驟然而至」。而直到他的晚年,其創作世界的走向則是聚焦於和宇宙之間的對話。本次的展覽將由奈良原於1970年代旅居美國期間所拍攝下來的系列作品《消逝的時間》中精選約10件作品展示,該系列乃是奈良原確立其跨越時空的創作視角,這種獨特風格的重要契機之一。 

 以光刻畫出時間流逝的攝影作品,其根源本是來自於宇宙。我們如同一名網球選手,身處在一面稱為攝影作品的球場上,將那顆由宇宙傾瀉而下的能量所集結而成的球擊回另一端。
 由夢想與現實的夾縫之間所生的攝影作品,其中似乎蘊含著對於宇宙記憶的一種愁。當我們在回顧一張張照片時,之所以會被那種生之哀愁所包覆,沉浸於難以言愁深淵裡,想必是由於我們在其中邂逅了超自身存在的那種「消逝的時間」吧。
 在1972年即將邁入尾聲的一個冬日,為了目送最後一艘飛往月球的太空船阿波羅17號,我從下著雪的紐約前往佛羅里達。127日午夜033分,在南國的夜空中太陽突然升起,那光芒一瞬間奪去了我們的視覺。猛烈的隆隆聲響和光線,以及那相互交疊的衝擊波朝向驚愕不已的我們襲捲而來,隨後太空船被那股衝擊波所推動,就這樣緩緩地往天際飛去。一陣如高聲驚呼般的感動怦然擊中我的胸口,「太厲害了!人類就坐在那艘太空船之上。」
 不久之後,由那飛行軌跡的前端,第一節推進器的火箭管隨著黑煙墜落,第二節推進器則是如星斗般在遙遠的那一方閃爍。當時周圍驟然歡聲四起,就在這興高采烈的餘韻迴盪其間,雙膝正不由自主地顫抖的當下,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縈繞於我的腦海,也就是本來應是目送太空人離開的自己,其實反而是被他們遺留在這個地球上。這種真切的感受開始浮現心頭,甚至連瀰漫於夜空中的黑煙,也看似是一種他們的道別問候。
 此時,我發覺自己彷彿重新審視了人生一路走來所追尋過的所有視野,在這其中存在著一種旅途的樣貌,也就是透過個人觀點的視角,再回歸到宇宙宏觀視野的過程。在邊叢生的雜草微微晃動所形成的光影之中,展開了地球上的種種生活光景,這個未曾細心留意的世界,突然令我感到憐愛不已。
 阿波羅17號的軌跡,顯示出地球是一顆球狀天體的同時,在這二維空間的視界之中,這軌跡看似正緩緩地向下墜落。

奈良原一高
《奈良原一高攝影作品集-時空之鏡-》新潮社、2004年、pp. 130-131

奈良原一高1931年生於福岡縣(2020年歿)。自幼跟隨身為檢察官的父親四處調職,在日本各地度過青少年時光。1946年開始接觸攝影,對於藝術及文學也產生興趣。195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學部,進入早稻田大學大學院藝術(藝術史)專攻的碩士課程就讀。1955年參與以池田滿壽夫、靉嘔等新秀藝術家為主的藝術團體「實在者」,期間與池田龍雄、河原温、瀧口修造等人交流,也結識了東松照明、細江英公等攝影家,並於1959年共同成立攝影家團體「VIVO」(於1961年解散)。其後,創作據點轉移至巴黎(1962-65年)和紐約(1970-74年)等城市,在世界各地從事攝影活動,大小展覽及攝影集皆受到國際上高度矚目。主要個展有「人間的土地」(松島藝廊,東京,1956年)、「Ikko Narahara」(歐洲攝影之家美術館,巴黎,2002-2003年)、「Mirror of Space and Time: Synchronicity(時空之鏡:共時性)」(東京都寫真美術館,2004年)等。主要獲獎為日本寫真批評家協會新人賞(1958年)、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賞(1968年)、每日藝術賞(1968年)、日本寫真協會年度賞(1986年)、紫綬褒章(1996年)等。

Press Release Downlo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