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HIBITIONS

勅使河原蒼風

日期: 2024年2月10日 – 3月16日
地點: Taka Ishii Gallery (complex665)
開幕酒會: 2月10日(週六) 17:00 – 19:00 

Taka Ishii Gallery將於2月10日(六)至3月16日(六)期間,舉行勅使河原蒼風的個展。勅使河原作為花道草月流的創始者,不僅主導了二次大戰後的前衛花道運動,亦與同時期日本國內外的當代藝術接軌,以造型藝術家的身分引領了整個藝術圈,其影響力可說是絕無僅有。本次為勅使河原於本藝廊第2度舉行的個展,將以平面創作為主軸,展出書寫於屏風上的書法,以及「富士山」為題的繪畫等,共約15件作品。

我反倒認為由書得以知花,而後由花得以知書。
兩者在形態上確實有所相通,像是枝頭及根部伸展的樣貌,
有時我不由得感受到其形態真的化成了文字。

勅使河原蒼風(金田石城『圓的臉龐 方的臉龐』成星出版,2000年3月)

勅使河原指出,構成花道的三大元素即為線條、色彩、塊體,其中他尤其重視線條這項元素,提倡應當拒絕倚仗花材本身之美,並大膽地剪除、彎曲、固定非必要的枝幹,為作品賦予造型。除了花道及雕塑作品,勅使河原同時致力於大量的書法創作,這些作品亦基於書法與花道的相似之處──也就是皆同以線條(枝幹)所構成。揮毫出的文字如同有機的植物一般,所表徵的概念打破了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的框架,其能量向外四射。書法作品「白雲」(1950-70年代)中可以見到他採取背景上色的技法,以襯托作為圖形的文字,使得印象更為鮮明,由此可見他在書法創作時亦運用了如花道中線條與塊體的關聯性。

自1960年代初期起,勅使河原創作了許多以富士山為主題的屏風、油畫及水彩作品。由位於山中湖畔的別墅,眺望這座靈山在日出之前、白天,甚至是夜晚的樣貌,採用多元的色彩及柔和的線條,以素描般的速寫筆觸展現其「無限變幻,生生不息」的姿態。在勅使河原的雕塑和書法之中,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猶如猛獸般的強悍,以及蘊涵其中的敬畏之念;至於以富士山為題的作品,則是對於眼前熟悉的景緻做出禮讚,那般寧靜的情感宣洩。在這裡,更可以窺探出勅使河原對自身的心理變化即時做出反應,非化之為造型不可的那股強韌的創作欲望。

近年來勅使河原蒼風的創作再度得到矚目,其作品將參與今年3月舉行的橫濱三年展「野草:我們的生活」之展出。

勅使河原蒼風出生於1900 年,為花道家勅使河原和風的長男。他自幼受到花道的薰陶,其才能出類拔萃,很快便展露頭角引起矚目。然而,他逐漸開始對於當時形式主義至上的傳統花道產生懷疑,其後於1927 年與其父斷絕師徒關係,在東京創立草月流。二次大戰之後他偕同小原豐雲、中川幸夫等人共同主導「前衛花道運動」。1950至1970年代期間,不僅活躍於日本國內,亦投注大量精力在歐美各地的花道展覽及現場展演,並且創作出為數眾多的雕刻、繪畫、書道以及拼貼作品。勅使河原與實驗工房、不定型藝術(Art Informel)、具體美術協會等戰後各界前衛藝術運動的推動人士亦有諸多交流,將各種形式的前衛藝術推廣至日本國內。在其子勅使河原宏的統籌之下,約翰.凱吉(John Cage)與大衛.都鐸(David Tudor)的演奏會(1962 年),以及摩斯.肯寧漢舞團(Merce Cunningham Dance Company)的日本公演(1964 年)等皆在草月藝術中心舉行。勅使河原直到人生晚年依然持續創作,於1979 年逝世。

勅使河原的主要個展有「勅使河原蒼風-超越戰後日本的異樣前衛」(世田谷美術館,2001年)、「草月與那個時代」(蘆屋市立美術博物館;千葉市美術館,1998-1999年)、「勅使河原蒼風的雕刻」(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,1967年)、Haus Mei(科隆,1972年)、巴黎時尚博物館(巴黎,1971年)、米德海姆博物館(安特衛普,1971年)、比利時皇家美術館(布魯塞爾,1966年)、林肯中心(紐約,1964年)、Sala Gaspar(巴塞隆納,1959年)、Stadler Gallery(巴黎,1959及1961年)、Martha Jackson Gallery(紐約,1959年)、巴葛蒂爾宮(巴黎,1955年)等。主要的聯展則有「國際當代藝術展」(大皇宮,巴黎,1963年)、「由自然邁向藝術」(格拉西宮,威尼斯,1960年)、「新世界繪畫展-不定型與具體」(高島屋,大阪,1958年)、「世界當代藝術展」(普利司通美術館,東京,1957年)、「抽象與幻想〈如何解讀非寫實藝術〉」(國立近代美術館,東京,1953年)等。1962年榮獲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,亦曾獲法國政府頒予法國榮譽勳章的騎士勳位(1961年),以及藝術與文學勳章的軍官勳位(1960年)。

Press Release Download